logo

院校代码:12059

录取批次: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定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为050103,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实用型、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实行弹性学制,正常修业年限为四年,修业年限最长一般不超过6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爱国、爱党、理想信念坚定、守法、有良好品德修养的合格公民,主要培养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汉语、英语知识基础及汉语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涉外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教育与文化交流传播、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从事语文教学教育工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完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各项实际操作技能,达到《广东培正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试行)》中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并通过广东培正学院规定的外语水平测试要求。毕业生应在思想道德方面具备以下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法治观念以及深厚的国家情怀、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在知识要求方面,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学知识的应用及研究能力,能掌握文献检索及社会调查等研究手段、撰写规范的教学研究论文。在能力要求方面,熟悉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特点及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并熟练运用汉语教学技能及中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在素质方面,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了解外国文化,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树立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坚持实践、不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及专业能力。

课程体系

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法、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汉语写作等。实践教学项目包括普通话训练与教师口才、中华才艺、专业论文写作技能、国际汉语语言要素教学、国际汉语语言技能教学、国际汉语课堂案例分析及国际汉语教师礼仪、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训等。

师资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15人,共同承担专业教学、公共课程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助教3人,3名新入职教师暂无职称。中文学科14人,哲学学科1人。赵小琪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6部、教材5部,发表论文180余篇。 王文初教授, 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系系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教材4部。 李贤民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起草《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条例》,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6部。 杨凌教授, 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系专业负责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工作20余年,有20多年的对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经验,国际双语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广东省语言学会会员。主持国家哲学社会基金项目1项、文化部项目1项,出版专著4部,主持完成教学改革项目8个,出版教材5部,发表论文20余篇。

教学条件

共享学校标准化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语音实训室。汉语国际教育系共有实习基地19个。其中与广州市中小学共建实习基地9个,与广州市、深圳市、江门市共建实习基地7个,与外贸企业共建实习基地3个。19个共建实习基地共可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

其他重要信息

近两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主持广东培正学院教研、科研项目13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4篇;教师指导学生承担的广东省教育厅、广东培正学院科研项目12项;汉语国际教育系连续两年指导学生代表队在 “中学西渐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中荣获教学三等奖、二等奖。汉语国际教育系每学期均设专业性很强的“普通话演讲比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硬笔书法比赛”“中华才艺大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面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