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院校代码:12059

录取批次:本科

数字经济

专业定位

数字专业以经济学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融合经济学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坚持“学科交叉、技术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思路,着重培养全面掌握数字经济基本理论与运行规律,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具备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能力,促进组织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在数字经济相关的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及数字产业部门从事经济数据分析、产业数字化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爱国、爱党、理想信念坚定、守法、有良好品德修养的合格公民,主要培养面向广东地数字经济领域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具有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它新业态从事数据分析与挖掘、数字化转型与建设和数字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实行弹性学制,正常修业年限为四年,修业年限最长一般不超过六年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为165学分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数学、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基本训练,需具有分析和解决数字经济领域内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素质:

1.思想品德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3)能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解决生产、经营、管理问题;

4)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2.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人文社科和艺术类选修课等。

3)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的知识。

4)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Python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

掌握扎实与宽广的经济学知识、分析与管理能力,熟悉国内外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掌握计量经济学、数据库原理、数字经济概论、公司经济学、产业经济学、Python数据挖掘、物联网导论、区块链与电子货币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

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经济大数据建模、分析与应用能力,熟悉中国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与改革实践,能够从事有关区块链、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相关经济、金融分析和行业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产业数字化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具备承担产业数字化分析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等综合性问题的发现、分析、规划、设计、评价和改善的能力。

3)创新能力

有创新意识,对数字经济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系统视野、沟通与组织能力,实现对产业数字化的提升;能够融入、带领团队进行协同创新,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工作。

4)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数字化工作能力

能够了解企业能够综合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方法、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语言对企业经营进行数字化和辅助决策。

4.素质结构

1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与保密素养;

3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及文学艺术修养(艺术素养、商业诚信与信用素养);

6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

    (7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按照课程性质划分,全部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和综合实践类。其中,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政、外语教育、信息教育、文体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模块;公共选修课包括哲学与文史经典、经济与粤商文化、科技与信息素养、健康与生命关怀、艺术与审美体验、劳动与创新创业等模块;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模块;专业选修课包括专业组选课、专业任选课等模块;综合实践类包括专项实践、其他实践和第二课堂等模块。

    2、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共经济 、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字经济概论、平台经济学统计学Python程序设计 11.Python数据挖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会计学 大数据技术及运用

3、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3大平台、11个模块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校、政、行、企、社深度融合的三融合实践教学体系。

1通识教育实践平台

在通识课程里面所包含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包括外语运用能力实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训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大学生团体心理素质训练。

2)专业教育实践平台

通过4个层级实践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基础实训(实验):为掌握数字经济专业基础知识,深化对数字经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开展的实训(实验)

专业技能实训(实验):为掌握某些专业单项技能而开展的实训(实验),设置为专业独立实验(实训)课。

专业综合实训(实验): 为掌握本专业综合知识和技能而开展的实训(实验),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和其他专业综合独立实验(实训)课。

跨专业综合实训(实验):为掌握多岗位的综合知识和技能而开展的实训(实验)

3)能力拓展实践平台

学生所从事的由学校引导或组织的能力拓展实践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课外科技活动与学科竞赛:各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与各类学科竞赛职业技能训练与实践: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业实践。


师资队伍

    数字经济专业目前专业教师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2名,全部具有硕士学位。从学科背景看,有7名教师是经济学专业背景,1名教师是数学金融专业背景。


教学条件

目前数字经济系有一个数字经济实验室,72台电脑,可以进行经济学综合仿真模拟实训、BI商业数据分析,可以供学生们实验课上机操作。随着学校的实验大楼的建成,数字经济系准备申请建设数字经济实训平台,满足更多数字经济实验教学的需要。数字经济系与校外企业已经逐步地建立了3个实习基地,打算在未来的三年内再增加7个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其他重要信息

附件

正在更新中...